English | 海商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培训新闻 当前位置:海商首页 - 新闻中心 - 培训新闻


员工培训别怕为他人作嫁衣
添加时间:2010-06-03 | 点击次数:2078

       人才的知识技能是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的。因此,企业应将人才视为“蓄电池”,不断地为其充电——

  员工培训别怕“为他人作嫁衣”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不少企业每年从营业收入中拿出固定的比例,作为培训费用,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专家们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培训的竞争。然而,也有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包括担心员工提高技能后会跳槽等,因而缺乏对员工培训的热情和措施,并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认识误区让培训成空谈

  有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民企寿命短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条,就是和不少民企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有关。

  这些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上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培训“无用论”。在一些企业看来,对员工短期培训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不仅耗费员工工作时间,而且也耗费企业资金,得不偿失;有的管理者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多年来一直未搞培训,企业一样照常运作。

  曾有一家企业与一家培训中心商谈营销员培训事宜时,该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如果员工接受培训后,能使他们的销售业绩在一个月内有大幅增长,那我们就请你讲课,否则员工培训划不来。”该企业老总甚至认为,搞培训不如更新一些机器设备来得实在,一投进去就有回报。

  误区二:培训“流失论”。为了加强新招大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一家企业选送了一批大学生外出培训学习。然而,在对他们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后不久,好几位大学生跳槽了。老板很气愤地表示:花了那么多的钱培训新员工,结果却跳到竞争对手的企业去了,以后再也不送员工出去培训了。

  现实中确实有些企业的员工经过培训后流失,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特别是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大,一般在15%~30%,有少数企业高达50%。很多企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本来就犹豫不决的培训更加望而却步,认为不能“为他人作嫁衣”,其“画外音”便是:当企业通过培训将员工素质提高了,一旦他们的翅膀变硬了,就会选择跳槽,使别的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坐收渔翁之利,企业岂不是人财两空?

  误区三:培训“万能论”。 一些民营企业在重视员工培训的同时,又进入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培训。员工技能不足了,培训;销售业绩下滑了,培训;服务态度不好了,培训……只要出现什么困难,有了什么危机,就会想到培训,把培训当成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殊不知员工成才需要一个过程,仅靠几次培训就想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在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时,这家企业的老板向专家抱怨,有些员工的素质太低了,而且越来越不听话,希望专家能通过培训帮助解决“听话”的问题。这位老板的如此请求,实际上就是把培训万能化了。

  要为员工不断充电

  人才是个动态的概念,其知识技能是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的。 企业不应把人才当做不断燃烧的蜡烛,而应将其视为一个蓄电池,在不断放电的同时,也应不断地给其充电。

  无数成功企业都有一条相同的经验,那就是着眼未来,着眼发展,大力培养人才。美国《管理新闻简报》中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68%的管理者认为由于培训不够而导致的低水平的技能正在破坏企业的竞争力,53%的管理者认为通过培训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支出。

  国外的许多企业都把对雇员和工人的培训看做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美国通用电气之所以成为优秀企业,与其一贯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分不开的。近几年美国通用电气搞全员培训,仅此一项,每年就花费6亿美元。据国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每1美元培训费可以在3年内实现30美元的生产收益。因此,企业要认识到,培训既不是为他人作嫁衣白忙一场,更不是投了资不收效。

  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获得发展的机会,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员工培训机制,可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和社会多做贡献……这些,都是被许多有远见企业的实践所证明的。

  倡导三种培训新观念

  培训是人才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培训教育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必须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把培训工作当做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促进员工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进步与发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拥有这样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满生命力和远大的前景,才会拥有真正的实力。

  因此,专家们指出,企业应该倡导三种员工培训新观念:

  一是培训的投入是最有价值的投入。企业要改变“培训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只要在员工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员工培训质量,员工培训的投入就一定会有高的回报。

  二是员工培训不能急功近利。培训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包括知识的吸收、应用过程,即使一般的培训,转化也常需要5~6个月的时间。那种因为培训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断然否定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作用的观点,是不符合培训客观规律的。

  三是不惧为他人作嫁衣。重视和加强员工培训,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即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对员工的吸引力得到提高——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实践证明,企业投资于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一个有效措施。因此,一个乐于为员工素质充电的企业领导者,应当倡导不惧为他人作嫁衣的观念。一个员工忠诚度高的企业,其员工及人才是不会流失的。





下一条: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则――没有意外


     英文版服务
     中文版服务
     海商城
     操作手册
公司简介
战略远景
公司价值观
发展历程
公司荣誉
商标及广告语
公司团队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联系电话:188-6868-5858 ,0574-8901 6003    传真:0574-2882 2992     邮箱:
客服热线:0574-2790 1060    邮箱:       
版权所有 ©2008 - 2022 中国海商网      返回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展会新闻      Site Map